把脉中国经济方向-来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报告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12-05
- 浏览量:552
【字体: 大 中 小 】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深化、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将呈现怎样的走势?又将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应对?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共同把脉中国经济,寻找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总体并未改变
面对过去一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实现了9.2%的高速增长,这一数据虽然比上一年有所回落,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与会人士判断,由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总体并未改变,未来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一个发展较快的区间。
“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动和国家主动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从去年起中国经济虽呈现出逐渐减速的迹象,但仍处在正常平稳的区间内。”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同时,中国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看来,尽管中国经济存在诸多风险,但由于应对得当,中国经济不会出现人们所担心的“硬着陆”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把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施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由政府刺激步入自主增长的轨道,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指出。
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
在外部发展环境持续恶化、内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依然突出的大环境下,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有所加大,风险不容忽视。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经济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面临着经济增长潜力下降和物价上涨压力过大的双重挑战,同时,在经济金融领域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发言指出。
“虽然推动中国几十年较快发展的基本因素总体并未有明显改变,但一些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优势正在弱化。”马建堂认为,当前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正在减弱,而来自资源环境的约束却日益突出,中国经济较快增长所面临的约束逐渐增强。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全球流动性的泛滥给中国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经济学家余永定认为,当前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已步入“印钞时代”,其后果对于全球最大债权国的中国来说不言而喻。
结构调整成为紧迫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存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当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面临的约束在不断增强时,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进一步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马建堂指出。
马建堂的观点得到李伟的认同。“短期来看经济的复苏当然非常重要,但如果对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不加以解决,经济复苏的基础不可能稳固,复苏的势头也不可能长久。”在李伟看来,始自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影响之所以如此剧烈和持久,究其根源在于世界经济长期结构性失调,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对中国和世界都艰巨而迫切。
“我们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的进展,因为这是解决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关键。”张平坦言,转方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紧迫任务。
专家普遍认为,把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是中国经济再平衡的重要方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指出,通过推进城镇化实现扩内需、促销费,这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城市人口的增加、中等收入阶层的出现和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将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将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深化改革应取得新突破
结构调整任务的紧迫,反衬出中国经济亟须继续推进改革的现实。进一步加快改革成为此次论坛上最炙热的话题。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坚决推进各项领域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投入过多,成本过高,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体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障碍没有得到消除,在于改革的力度不够。”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言指出。
新近履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经济学家钱颖一也指出,结构调整推进迟缓的背后具有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深层次的改革,必须调整好政府与居民、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在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遵义看来,中国经济若要在今后若干年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在税收体系、资本账户可兑换等领域推进改革。
“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的突破。”张平指出,今后将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尤其在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方面要取得新的进展,促进社会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支持促进价格、金融等方面领域的改革。”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 来源:新华网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总体并未改变
面对过去一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实现了9.2%的高速增长,这一数据虽然比上一年有所回落,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与会人士判断,由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总体并未改变,未来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一个发展较快的区间。
“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动和国家主动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从去年起中国经济虽呈现出逐渐减速的迹象,但仍处在正常平稳的区间内。”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同时,中国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看来,尽管中国经济存在诸多风险,但由于应对得当,中国经济不会出现人们所担心的“硬着陆”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把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施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由政府刺激步入自主增长的轨道,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指出。
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
在外部发展环境持续恶化、内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依然突出的大环境下,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有所加大,风险不容忽视。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经济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面临着经济增长潜力下降和物价上涨压力过大的双重挑战,同时,在经济金融领域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发言指出。
“虽然推动中国几十年较快发展的基本因素总体并未有明显改变,但一些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优势正在弱化。”马建堂认为,当前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正在减弱,而来自资源环境的约束却日益突出,中国经济较快增长所面临的约束逐渐增强。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全球流动性的泛滥给中国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经济学家余永定认为,当前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已步入“印钞时代”,其后果对于全球最大债权国的中国来说不言而喻。
结构调整成为紧迫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存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当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面临的约束在不断增强时,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进一步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马建堂指出。
马建堂的观点得到李伟的认同。“短期来看经济的复苏当然非常重要,但如果对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不加以解决,经济复苏的基础不可能稳固,复苏的势头也不可能长久。”在李伟看来,始自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影响之所以如此剧烈和持久,究其根源在于世界经济长期结构性失调,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对中国和世界都艰巨而迫切。
“我们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的进展,因为这是解决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关键。”张平坦言,转方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紧迫任务。
专家普遍认为,把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是中国经济再平衡的重要方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指出,通过推进城镇化实现扩内需、促销费,这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城市人口的增加、中等收入阶层的出现和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将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将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深化改革应取得新突破
结构调整任务的紧迫,反衬出中国经济亟须继续推进改革的现实。进一步加快改革成为此次论坛上最炙热的话题。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坚决推进各项领域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投入过多,成本过高,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体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障碍没有得到消除,在于改革的力度不够。”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言指出。
新近履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经济学家钱颖一也指出,结构调整推进迟缓的背后具有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深层次的改革,必须调整好政府与居民、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在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遵义看来,中国经济若要在今后若干年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在税收体系、资本账户可兑换等领域推进改革。
“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的突破。”张平指出,今后将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尤其在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方面要取得新的进展,促进社会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支持促进价格、金融等方面领域的改革。”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 来源:新华网
下一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